近年来,城东区人民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预防、立足法治、立足基层,促推诉源治理,深化诉调对接,提升调解质效,逐步探索形成具有东区法院特色的多元解纷模式。
依托党委政府,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区人民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体系,及时向区委、政法委汇报,内外联动,精准化解矛盾,形成工作合力,保障了诉源治理工作顺利开展。自2021年起,城东法院致力于打造调解在先、诉讼断后、司法确认、有机衔接、协调联动、智慧便民的多元解纷体系。创新“法院+N”多元线上解纷平台,与区工会、区人社局、城东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辖区各街道(镇办)等15个单位部门对接,建立劳动争议、劳务合同纠纷、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金融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物业纠纷等诉调对接机制,吸纳人民调解组织进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汇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会、商会、行业专家、律师学者、基层干部、社区调解员、网格员等力量参与诉前、诉中调解,形成工作合力,诉源治理工作初现成效。2024年至今共受理诉前调解案件4865件,结案4502件,调解成功2834件,成功率62.95%。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位居全市第一。
大力推行“个案示范+并案处理”机制,实现诉源治理最优解。区人民法院针对物业纠纷、劳务合同纠纷、信用卡纠纷等,采用“择案先调、样板解纷”模式,统一标准进行调解,实现个案引领,“一揽子”解决同类案件。东川法庭在审理7名海亮大都汇业主诉房地产开发公司车位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积极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在该协议的指引下,快速化解了其余800多名业主的同类纠纷。特邀人民调解员在处理辖区亨运物业公司、世通安居物业公司等物业纠纷案件中,通过个案示范调解,陆续解决案涉小区110件同类物业纠纷,当场履行金额达30余万元。
创新工作理念,强化诉前调解责任。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平台“三进”工作,依托“党员入格、一网兜底”,健全“法院-法庭-社区(村)”矛盾化解体系,将矛盾纠纷化解延伸到社区网格、田间地头。开展工作指导,采取集中授课、示范调解、案例分析、旁听案件审理等形式对各类调解主体开展不定期培训,对疑难复杂问题进行联合“问诊”并提供解决建议,促力、助力不发生、少发生矛盾纠纷,发生后不出乡村社区就能解决。
推行精准普法,取得普法宣传新成效。建立“在线服务+普法宣传、调解业务指导、巡回审判”普法模式,以点对点、面对面、微信群等方式,精准对接需求,疏通当事人、社区的“难点”“堵点”。结合《西宁市城东区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重点事项降诉攻坚暨物业服务主题月活动方案》要求,按照“十个一”的具体活动计划,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举办一次主题月启动仪式”上的文艺表演和法律咨询宣传的工作,以及“开展一批专题培训”活动中在区红色物业培训学校给辖区街道(镇办)物业专干、物业企业负责人等开展物业纠纷化解处理思路集中授课的活动,正在按照区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紧锣密鼓进行“开展一批送法进小区”活动。2024年已开展物业服务纠纷“送法进小区”活动8次,组织法官前往物业纠纷矛盾较为突出的的小区进行调研3次,召开座谈会1次。
深化平台应用,实现诉前调解高效率。充分运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打通线上线下多种调解渠道。调解员与当事人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通过电脑端、手机客户端和微信小程序进行三方视频调解,网上自动生成调解协议并线上完成签字确认,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在线调解,调解过程耗时短、成本低、效率高,获得当事人的一致认可。
预筑室者,先治其基。城东区人民法院将不断加强党对诉源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诉源治理积极参与构建东区社会治理新格局,注重发挥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中的示范、指导作用,创新司法工作机制,提升司法工作能力,加大矛盾纠纷一次性化解力度,持续释放诉源治理新动能,助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全力推动平安东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高位推动,擘画“文化蓝图”。召开群众性文化活动安排部署会,制定《城东区2024年度活动计划》,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指导、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各部门协同配合、各镇(街道)积极参与、各村(社区)主动作为、社会团体广泛参与、群众积极响应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强化经费保障,年内共拨付财政预算资金397万元,协调变更省级专项资金150万元用于建设百姓大舞台和东城·非遗共富工坊,拓宽便于群众参与的公共文化空间。通过开通“招才引人”绿色通道,深挖本土文化人才,不断壮大文化骨干队伍。截至目前,全区文艺团队共有68支,其中馆办团队22支。
精心策划,丰富“文化菜单”。创作舞蹈《农闲浪山水》、曲艺《我们是新时代传承人》、花儿《东区是西宁的好地方》、歌曲《炫酷新时代烟火城东区》等文艺精品10余个,策划8场礼赞党的辉煌历程、颂扬伟大成就的文艺演出。全力推进“一村一特色”重点工作,为2025年“三节”文化活动做好充分准备。组织元宵节灯会、民间社火汇演等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15场次,举办迎新春书画展、职工大合唱等系列文化活动120余场次,定期定点组织开展“戏曲进乡村”“文艺轻骑兵”等系列活动65场次,各镇(街道)常态化开展节庆、民俗、社区文化活动446场次。
凝心聚力,共创“文化家园”。成功打造青绣非遗共富工坊、伊莲手工编织队及曙光面点技艺传承基地等多个文化项目,有效实现“以文化促就业,以文化带动居民增收”的文化富民目标。依托社会多方力量打造“西宁市城东区河湟民俗文化展览馆”“城东区文史资料研究馆”“丝路文化艺术馆”等民间博物馆,多种方式传播河湟民俗文化。举办“向东行”体育赛事活动、“小满即安·小碗八盘”美食评选等活动,在下南关街、新千国际广场等开展“民族服饰展演”“民谣音乐会”“花儿擂台赛”等,推动与体育、商圈、民俗、旅游等融合发展。
夯实基础,彰显“文化效应”。将民俗文化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有序推进下南关街、北关街历史文化街区及非遗共富工坊等一批具有浓厚民俗文化气息的项目。统筹规划图书馆、文化馆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各镇(街道)文化站在2024年全省文化站综合评定中上等级率达100%。发布电子书籍、艺术鉴赏、讲座慕课等数字资源,打造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多措并举推动村(社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打造9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9个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20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为群众提供更加舒适、更加便捷的文化活动场所。(城东区委宣传部供稿)
近年来,城东区人民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预防、立足法治、立足基层,促推诉源治理,深化诉调对接,提升调解质效,逐步探索形成具有东区法院特色的多元解纷模式。ayx爱游戏体育官方网站
上一篇: 广发协商60期成功案例分析广发协商60期借款经验分享
下一篇: 中越铁路合作需先解决四个挑战-赵卫华
公司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联系电话
400-8297666电子邮箱
syjczg.comCopyright © 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