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 > 技术文章 > 坚守初心育桃李 潜心耕耘绽芳华——致敬扎根教育事业一线的教师
坚守初心育桃李 潜心耕耘绽芳华——致敬扎根教育事业一线的教师
时间:2024-09-11 23:09:32 点击次数: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自古以来,有许多经典诗歌赞颂教师,“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也被人们称为“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梅县区4位扎根教育事业一线的优秀教师,倾听他们教书育人的故事,并通过他们向所有默默坚守在一线的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

  “数学是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当我们不懈努力逐步寻找其中的含义,就会发现数学带来的快乐。”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有这样一位老师,她是钻研数学难题的探索者、温柔指导学生的教育者、为学生指明前进方向的引路者,她就是高中部教研处副主任曾小凤。

  在数学教育的这条道路上,曾小凤一直坚定不移,充满热情。为了让学生学好数学、学懂数学,她在课前总会认真备课,在教学目标的设定达成和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上下足功夫;课堂上融合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让课堂更生动有趣,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识;课后与学生及时交流,回答学生的各种疑问,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

  “我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课程,确保内容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讨论、问题引导、项目式学习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曾小凤说,为保持教学的现代性和有效性,她也会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

  除了完成日常教学任务,曾小凤也会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作为学校高中部教研处副主任,她参与制定高中部教研处管理章程、先进科组评选办法,提出“三个一教研会”流程等,旨在规范教研活动,推动学校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在同事张进林看来,曾小凤是一位很有魄力的老师,无论是所带领的班级还是教师队伍,都形成了极强的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曾小凤也注重总结思考、以研促教,曾主持或者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在核心期刊或省级期刊发表多篇文章,致力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究和实践,其中《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数学“342”教学模式实践——以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为例》在“2019年度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展示活动”中被推选为优秀案例并在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中展示,课例《三角函数的应用》《简单随机抽样》被评为省级基础教育精品课。

  当教师很辛苦,但曾小凤还是庆幸自己选择了这个职业。“教育不是夸夸其谈,浮光掠影,而是求真求实,刻骨铭心。”曾小凤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要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从而赢得未来的幸福。

  “教师,是一种良心的职业。”梅县区高级中学高中部物理教师邓思平心里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从教30年来,他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凭良心教书育人,时时处处想着学生。

  用贴近生活的事例解释抽象物理概念、与学生一起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邓思平的课堂总是趣味性极强,他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慢慢喜欢上物理课;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物理有时候不好理解,但邓老师总会耐心地启发我们,教我们举一反三,用书本里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李瑜欣说。

  有道是“高中物理难学又难教”。邓思平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学好教好高中物理的关键。近年来,他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学研讨为抓手,在线上线下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实践,逐渐明晰了物理课堂“激趣、促思、共情”的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激趣’就是激发师生对物理课堂的共同兴趣,‘促思’就是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共情’分为教师共情和学生共情两方面,在教学中都不可或缺。”邓思平解释道。

  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邓思平还结合实施高中新课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课题,积极撰写论文和申报科研项目,近年来有8篇论文发表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物理教学》等期刊上;主持申报的省级课题“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学教师评价现状调查研究”和省“十三五”教育技术专项课题“中学物理Dis演示实验微课制作实例研究”均已通过结题验收。

  在30年的教学生涯中,邓思平收获了诸多荣誉,先后被评为梅县区优秀教师、梅州市教学工作先进教师,被遴选为梅州市第五期“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梅州市首批“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一名教师,我也需要不断学习,让自己变成‘活水’,才能更好地浇灌含苞待放的学生。”邓思平说。

  “用爱心感染学生,用细心照顾学生,用良心教育学生。”这是梅县区华侨中学初中部语文教师、710班班主任谭筱莹的育人理念。1997年,谭筱莹带着儿时的教师梦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多年来一直用心呵护着每一个学生,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人成才。

  ayx爱游戏体育官方网站

  “有位作家说过,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这位作家是……”记者来访时,谭筱莹正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走进一片广阔的语文天地,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学生们纷纷表示,谭老师的语文课生动有趣,讲解深入浅出,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便会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在教学工作中,谭筱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一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学习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前提是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因此,我会从各方面摸清学生情况并进行归类。在课堂上,我更多的是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法’,粉笔板书教学内容的框架结构,让学生有综合思维去看待和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谭筱莹说。

  在班级管理上,当了20多年班主任的谭筱莹也自有一套方法。“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班级管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都至关重要。”谭筱莹说,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她通过鼓励正面互动、组织班级活动、关注学生情感、建立班级文化、倡导团队合作、公正对待每个学生等来建立和维护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并通过线上方式和家访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廿七载坚守讲台,谭筱莹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连续14年被学校评为先进(表扬)班主任,多次被评为梅县区优秀班主任、梅县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梅县区优秀教师、梅县区优秀员;所带班级在历年的量化评比和各种活动中成绩名列前茅,多次受到表彰。此外,她还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参与并完成了4项市级课题教学研究。

  “每次听到有人说‘侨中也很不错’的时候,我就特别有作为侨中老师的自豪感!”谭筱莹表示,对于教师这份职业,她始终怀着一颗崇敬和热爱的心,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希望可以让学生知道在初中三年“学了点东西”,也让自己的教师生涯不留遗憾。

  带领学校女子足球队夺得2018年梅州市“市长杯”冠军、2023年梅州市足球联赛U8年龄冠军;带领学校男子足球队夺得2020年梅州市“市长杯”季军……扎根乡村教育的十年间,梅县区松口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张凯新作为教练,与同事们带着大山里的孩子驰骋绿茵场,获得了诸多荣誉。

  “快传球,跑起来”“回防”“射门”……基本上每天下午4时后,张凯新便会到学校的足球场上指导学生科学开展足球训练,让孩子们尽情地在球场上奔跑,享受运动的乐趣。“和孩子们在一起,很考验教练的耐心,既要鼓励他们,又要强调一些必须遵守的规则。”张凯新说,足球是集体项目,当教练首先要教会孩子们规则,养成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张凯新会尽可能地创编一些足球游戏,激发孩子们对足球的兴趣,让孩子们首先要爱上足球。同时,他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把“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和训练之中,把知识、能力、品德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训练全过程,有效提高教学、训练质量。

  作为学校的年轻体育骨干教师,张凯新还刻苦钻研教学业务,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先后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参与了4个省、市科研课题。“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体育课是休闲娱乐的副科。但我认为,体育是拥抱健康的必经之路,亦是锤炼人生的重要一课。”张凯新说,他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是为了更好地上好体育课,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健全人格。

  凭着对教育的热爱,张凯新把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乡村的教育事业,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肯定,近年来先后获评梅县区优秀教师、梅县区优秀足球教练员、梅州市教学工作先进教师、市级体育道德风尚奖领队教练。张凯新还代表梅州市参加“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暨广东省第九届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展示活动”获得省一等奖,入选教育部“2020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2024年薪火优秀乡村教师培养资助计划。

  面对漫漫教学路,从教10年的张凯新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就像一座灯塔,能为学生照亮前行的道路。”张凯新说,作为一名乡村体育老师,他希望能够运用自己所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学有所乐、乐有所得。

  原标题:《坚守初心育桃李 潜心耕耘绽芳华——致敬扎根教育事业一线的教师》


本文由:爱游戏真空泵水泵设备公司提供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