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作为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的民间文化同样是中华民族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的反映和载体。一部民间文化传承史,就是一部文化润疆史,更是一曲新疆民族团结、民族和睦的颂歌。
习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要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要端正历史文化认知,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要多角度全方位构建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新疆同内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话语体系和有效载体,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民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弘扬好民间文化,对于增强历史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民间文化浸润着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留下了中华文化的特殊印记,有助于增强历史认同
民间文化生于民间、兴于民间,最接地气,留下了中华文化的特殊印记,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和魂。
民间文化历史悠久。在人类发明文字之前,人们想表达自己的感情,只能通过口头的形式。久而久之,一些口头文学样式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小戏就慢慢产生出来。《诗经》中《国风》的绝大部分和《小雅》的一部分,就是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民歌,反映了当时的生产、生活情境,是民众最真实的生命体验。正如清末著名诗人黄遵宪所说:“十五国风,妙绝古今,正以妇人女子,矢口而成,使学士大夫操笔为之,反不能尔:以人籁易为,天籁难学也。”
民间文化体量巨大。仅民间文学一项,就浩如烟海。1984年,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协联合发起中国民间文学普查和《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编纂工作,获得了海量的第一手口头文学资料,仅民间故事就搜集到184万篇。收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新疆卷》的新疆民间故事1033篇(含异文),近300万字。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悠久的历史文化、神奇的创世神话、各民族的交流融合,它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增强了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
民间文化在传承中华民族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方面具有独到作用,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思想理念,构建了良好的道德体系,形成了博大的人文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具有独到的“日用而不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地从神话传说、俚语故事、民谣小戏里,从乡风民俗、村规家训、剪纸年画中,获得精神滋养,砥砺家国情怀,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作为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的民间文化同样是中华民族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的反映和载体。在新疆民间故事中,虽然有不同类型的故事出现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但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审美意识却惊人的一致。新疆生活着尔、汉、哈萨克、回、蒙古等13个世居民族,像蒙古族的民间故事《善有善报》那样的故事情节和价值观念,生活在内地的同胞同样耳熟能详。
在众多的新疆民间故事中,主人公作为正义的化身,多具备善良、忠孝、勇敢等优秀品质,显示出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与内地的民间故事异曲同工。这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同根、同源、同宗的见证,也是千百年来同处中华民族大家庭文化交流共生的结果。因此,传承、弘扬民间文化,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激发情感共鸣。
爱游戏AYX官网入口登陆网址
传承、弘扬民间文化,有助于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新疆的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切实保护的结果,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及各级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如建立自治区级、地、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出台《新疆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加大资金投入,为传承人的文艺活动与实际生活困难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命名一批民间艺术家和民间艺术传承人,鼓励传承人开门授徒;组织传承人参加各种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等。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民协、新疆民协就组织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少数民族的历史、语言、风俗习惯等开展普查,对三大史诗《玛纳斯》《江格尔》《格萨(斯)尔》进行采录、整理、出版、翻译和研究,多次组织、举办三大史诗工作成果展、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抢救、保护了一大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习此次新疆考察中就专门来到新疆尔自治区博物馆,参观了《新疆历史文物展》,观看了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并同《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称赞他们的表演非常有感染力。习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川汇流而成。像《玛纳斯》这样的文化遗产,既是少数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要做好保护、传承、整理工作,使之发扬光大。
回顾来之不易的保护、传承、整理工作,在新疆和平解放前夕,尔族的十二木卡姆艺术其实已濒临灭绝。1950年,文化部派出音乐家组成“十二木卡姆整理工作组”,开始了艰辛的挖掘、整理工作。音乐家们找到“十二木卡姆”的唯一演唱者、尔族著名老艺人吐尔迪阿洪老人,用一台老式钢丝录音机录下了十二木卡姆的全部内容。用了近6年时间才将曲谱、歌词整理完毕。1960年,正式出版了《十二木卡姆》,包括古典叙诵歌曲、民间叙事组歌、舞曲、即兴乐曲340余首。20世纪80年代自治区政府相继成立了自治区木卡姆研究室、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同时出版了相关图书和光盘。这样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事实一再说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文联、民协组织的不懈努力,包括一大批青年文艺工作者的积极作为,在保护、传承民间文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才使新疆民间文化的独特性、完整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与保存。
一部民间文化传承史,就是一部文化润疆史,更是一曲新疆民族团结、民族和睦的颂歌。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公司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联系电话
400-8297666电子邮箱
syjczg.comCopyright © 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